GPS之家移动版

主页 > 汽车改装 > 音响改装 >

汽车音响改装入门:声环境的巧妙处理三步曲 吸收 反射 扩散

汽车音响改装入门:声环境的巧妙处理三步曲

充分了解车内声学环境,各类车内饰部分对于声音频段的吸收情况,这对于准确把握音响改装将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汽车电子

    吸收

    我听过很多改装过音响的车,也听过很多原车品牌系统的车,系统的分析过原车品牌音响的构架思路以及电声学处理。我们看有的高级车3分频,有的却是2分频,我们通常认为喇叭多的系统要优于喇叭少的。但在我实际操作下,发现有另外一种可能,就是装了三分频的原车,他是玩不了2分频的,因为原车的环境导致吸收不平衡。

    我想你一定感受过大众车那闹人的中低频噪声,也一定埋汰过日本车车门的单薄,可很有意思的是,大众车车门的厚重并没有起到理想的静音效果,反而日本车单薄的车门普遍降噪音水平不错。我没有经过权威的求证,只是自己根据自己浅薄的知识来判断,结果下来百试不爽。

    有人经常会抱怨中低频解析不行,经常对门板拆了装、装了拆,像论坛里有的车友,甚至弄上联合国军,各种拉筋止震板吸音棉。我想,问题不会很好的解决。

    车里的环境很大程度决定着你的声音平衡,车里部件包括真皮座椅、地毯、仪表台、玻璃、尾箱等等,大部分大面积的都是偏向中高频吸收的材料,汽车空间如此狭小,高吸收高反射所以车小。也就是说空间小,相对来说吸收的声音的物件占比例就大,这会导致你的声音缺乏混响,反应就是比较干、憋。

    真皮座椅真皮跟里面海绵配合,换个名字叫薄膜吸声体,他的特点对中频段有比较均衡的吸声效果,也就是说在这段区间吸声系数差不多的。我们不去考虑高音,因为主动分频有强大的可调性。那么问题来了,中低频是靠谁吸收的呢?门饰板,他配合后边的空气层构成薄板共振吸声结构,吸收的频率以门饰板的共振频率为基准。后置空气层的多少可以改变门饰板的吸收频宽和系数,一般空气层越大,吸收频宽越宽,吸收系数加大。

    好了,理论到此为止。

    假如你的车足够宽大,是大型车,你可能会遇到中低频弱的情况(空间大,门饰板面积又大)换什么喇叭都弱,这不是喇叭的问题,你要想办法缩小门饰板后边的空气层,比如用止震板补上日本车那所谓偷工减料的洞,结果中低频涨。

    那么反之如果你的车不是很大型的车,你可能会遇到中低频多的情况,那就一定要尽可能的扩大后置空气层容积,如果这时候你还用止震板去补洞,那是南辕北辙的做法。你应该在四门饰板后添加多孔吸声材料,以增加他的等效容积,结果中低频下降,同时整车的中低频噪声也跟着下降。不要说我的后门没有喇叭,整后门跟你有没有喇叭没有关系,你这是在处理环境。

    值得一提的是后门没有喇叭,可能效果比前门还要好,因为前门不光发生共鸣,他还发生共振,共振不等于共鸣。

    蜂窝百叶改变喇叭气流方向防止反弹,利于纵深不够。百叶是个消声器,干掉一定能量的背部声波,类似于吸音棉效果控制门板谐振,蜂窝是减少跟铁板接触面,尽量禁止相互传递震动,至于有些人认为有个缺点就是中低频少了,因为控制住了门板的共振,那也许你不喜欢,你完全可以处理环境,为什么一定要以增加失真,妖魔化中音为代价来换取中低量感呢?

    最后,掏那几个洞不会省什么成本,那其实是原车的一种静音手段。

    反射

    汽车狭小的空间,没有一个混响声场。这意味着,我们听到是直达声和反射声的和。在相同的声音从一个喇叭发出和附近的表面反射,等于我们有两个喇叭,发出差不多的声音。反射有一个稍微不同的频率响应,稍后一点时间到达。

    在这个过程中,原声和反射声的差异表现在频率上原本平直的就会有峰谷,而这种声音的距离差对其相位会有破坏作用。我们听到汽车的声音,包括反射,这些反射叠加频率,改变的频率响应和改变结像,就像两个独立的喇叭。

    在谈喇叭的离轴,我们玩到这个地步基本都会看一个喇叭的响应曲线,离轴响应曲线,他们往往在喇叭表现较高的频率范围衰减,而在较低频率就不会很明显甚至于不衰减,也就意味着频率越高他的指向性就越强。在1K以下,声音辐射在所有前进的方向几乎相等,随着频率的增加声音被集中到一个较小的区域。

    当我们这个喇叭安装在汽车的相邻边界会在在所有方向辐射声音,但高频率没有反射,因为波长短从来没有打中相邻边界,高频率包含的反射声并不多,如果我们的目标是让我们的耳朵得到了高频延伸到比较宽的带宽,但反射的声音又缺乏高频率。好吧我们调整车用EQ,将要增加缺失的部分使高频率响应平滑,但会让3-5k同时也增加而反应太亮。如果我们可以使反射的声音的频率响应于最初的声音类似,这会很容易让汽车音响表现更好。

    方法有两个:

    1、屏蔽3-5K的初期反射。

    2、增加一个超高音喇叭,用增益把缺乏的部分补上去。

    扩散

    屏蔽初期反射的办法就是扩散,波导跟扩散基本上是一个意思,波导比较不容易成功,说一说扩散。一个球形的外壳完成了他对声音扩散的使命,简单说就是把高音喇叭装在一个球形的外壳上,或者是一个直径大如丹拿T330d的高音障板,所需球半径=13500英寸(声速)/最低频率/2/圆周率(英寸),这种办法可以屏蔽3-5K的初期反射,让高频延伸浮出水面,可以获得非常精准的声场以及3d的结相形态,很震撼心灵,缺点是宽度受到一些影响,因为反射的声音可以让你听起来更宽。

    第二种获得高频延伸的方法。增加一个超高音的喇叭,不去理会反射造成的影响,用增益把缺失的高频延伸补上去。优点可以利用反射获得最大的宽度和空间感,缺点是结相不容易控制,原车的代表作,沃尔沃的丹拿系统,OEM130装在门板离中低很近的位置,补偿了中音上限,而高音的离轴衰减起码得5-6K以上了,A柱加一对0.75英寸的超高音作为高频延伸补偿。

(责任编辑:张正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