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PS之家移动版

首页 > GPS新闻 >

从高中开始新式职业规划如GPS精确定位学生前途

在当下,“海归”们与内地名校毕业生均面临着相似的求职困境薪水不合期望值、岗位与专业不匹配、个人兴趣与现实条件发生冲突……种种这些,都是多次见诸报端,却难以解决的求职悖论。在许多教育专家、人力资源专家看来,这正是“职业生涯规划”缺失所造成的。

  但近年来,这种状况有所变化,在深圳,各种打出“职业规划辅导”名义的课程,铺天盖地地在培训机构、高校拉开帷幕,书店里关于“职业辅导”、“升职圣经”之类的励志读本亦常年占据畅销榜,一时间,这些书籍和课程就成为了所谓“职业规划教育”最热门、最典型的标志。但这些看似鼎盛的“职业规划教育”阵容却通常成了“口号”和“励志”,能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切实、准确、靠谱的辅导吗?当今求职时代下,什么样的职业规划教育才符合时代需求,才能充分弥补生涯教育缺失的漏洞?我们可否从国外觅壬供参照、借鉴的经验?

  最近,深圳不少中学、培训机构纷纷引进与国际接轨的“职业课程”,深圳育才中学国际部的“职业生涯规划”系列正是其中一例。从类似的课程中,我们或许可以深度窥知深圳“职业规划教育”的发展状态,并与发达国家的“职业规划教育”体系相照,从更具体的层面上比对中西“职业规划教育”之别。

  新式职业规划如G P S般精确定位学生前途

  目前,深圳职业规划教育主要为以下形态譬如,一些高校、院校所开设的“职业规划课”,更像是为应届毕业生、大三学生“应急”的“临时抱佛脚”之举。正如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毕业生刘泽清所说:“这些"规划课",大多是重复一些老掉牙的求职箴言,比如应届生要调整心态,薪资要求不要过高,发展后劲比薪资待遇更重要之类的,这些"职业课"的实用效果甚至还不如直接从网上搜索的"求职宝典"。”

  上述“传统”职业规划课程确已过时,而悄然在深圳萌芽的是另一种“职业教育”,它们形式更新颖,以国外职业规划理论为参照系。南都记者了解到,深圳快乐工作网、深圳书城培训中心、深圳育才中学等开始践行类似的新式职业规划教育。这种“课程”的特点,简而言之就是“量身定做、个性辅导”。正如南都学习智库专家、深圳书城培训总经理杨扬对南都记者所说:"职业规划"最重要的一点是"个性化"、"精细化",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科学的手段和测试,对学生的心理结构、性格特长、兴趣爱好等进行一番全面、系统的分析考量,从而根据测量的结果,给学生制定精确、可操作性强的职业规划辅导,这样的"职业规划教育",才不会沦为"纸上谈兵"。”

  而育才中学国际部正在推行的“职业规划课”,走的就是“精确到毫厘”的路线。如深圳育才教育集团行政管理部周晓丽老师所述:“以前的"职业规划"太过笼统简单,而我们从美国引进的"职业规划课程"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,它是一种详尽、精确的课程体系……它先按照学生的喜好、性格、知识结构、家庭状况等制定某种量表,分析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状况,从而给出详尽的职业发展路径、职业种群供学生选择,在这样精确的定位下,一些纠结、艰难的选择题将有望解决。比如,兴趣爱好与自己最适合的职业群不统一怎么办?如何在职业规划中利用好"家庭资源"和"家庭背景"的优势?自己的知识结构、考试分数与自己所希望的职业有差距怎么办?涉及到"具体层面"的职业规划操作,都有详尽的"路径"可循。这样的"职业规划课"几乎精确到"手把手"的程度,它会告诉你,要想成为某某行业的领军人或资深精英,你的SA T考试要考多少分,你要选修什么科目,要考什么大学,要补充哪些相关的技能证书,你的社会资源、家庭资源优势如何利用等等,都有详尽的"清单"可供参考。”也就是说,你的整个人生前途几乎得到了类似于G PS系统似的精确定位。

  由此可见,深圳“职业规划”教育呈现出了“两极分化”的格局一种是只讲空洞理论,纸上谈兵,以“励志”取代“实操”的“空泛职业教育”,另一种则是如同“打靶”般精确定位的“生涯规划教育”。这两种天壤之别般的教育系列并存于深圳,也映衬出深圳当下“职业规划教育”发展不平衡的特点。在真爱俱乐部H R总监D E M Y看来:“这种"不平衡性"体现出深圳在职业规划教育上的纠结心态,但正因为这种"莫衷一是"、"标准不一",也表明深圳的职业规划教育将会走向多元,具有较大的后劲和潜力。”

  国外及香港:职业规划教育从幼年抓起

  南都学习智库专家、全球职业规划师陈嘉映告诉南都记者:“在美国,6岁娃就开始做职业规划了。”美国有一个国家职业信息协调委员会(N O ICC),该委员会早在1989年就组织制定、首次发布了《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》。该指导方针提倡规划职业生涯教育要从六岁开始,当地“职业规划”的意识甚至可以渗透到幼儿园里去,一些模拟职场、模拟应聘的游戏项目,实际上就相当于“职业规划”的学前教育。此外,在美国的整个小学、中学、大学系统中,皆会将职业规划教育渗透、穿插其中,而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参考书籍、实用指南、硬件资源也十分丰富,譬如每年发布的《美国高校调查》,对美国各校的就业率、毕业年薪、就业方向等进行评级,这对于学生的报考和就业,具有很直观的指导作用。

  此外,南都记者查阅香港教育统筹局网站发现,香港升学就业教育分为中学和小学两部分。小学的升学就业教育主要为“个人成长教育事业篇”,其中与职业发展和规划相关的项目十分丰富,而中学的升学就业教育包括校内升学就业辅导服务、升学就业策划、参考资料、协助孩子制定升学就业计划、暑期工五个方面。学校还会提供个性化的就业辅导服务。

  而日本文部科学省也早在2000年起展开了“职业规划教师”的系统培训,为高中校园积极配备职业规划教育的硬软件,新加坡教育部也于近年推出E C G网络系统,即“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”网络系统的试验计划,帮助小学生展开职业规划。

  也就是说,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照,深圳的职业规划教育在“年龄段”上还是稍逊一筹,与“职业规划”相关的课程设置、政策规范也明显滞后于其他国家。有教育专家表示:“国外的职业规划教育,几乎要从零岁开始,而深圳的职业规划教育却要拖到中学甚至大学才来推行。”

  “精确定位”的职业规划教育“重术不重道”?

  合国际“职业规划教育”现状,一个不难发现的趋势是,“个性化”、“细微化”日渐成为主流。但高度“精确定位”的职业规划教育就一定靠谱吗?南都记者采访发现,一些专家也提醒,有些高度现代化的“职业规划教育”有可能走向了“过火”的误区。

  率先抛出这种质疑的,是资深人力资源总监陈华武。“职业规划是当今的热门名词,但这种"规划"是不是越早越好,越精细越好?恐怕也未必,因为,每个孩子在学生时代都有较强的可塑性,其兴趣爱好、特长优势往往处于一种"动态变迁"的过程中,而过早接触所谓的"职业规划教育",会不会相当于给他们设置了一个"框架",使这种天然的可塑性受到了伤害和削弱?这恐怕也是"职业规划教育"工作者需要深思的问题。”

  DEMY也给出了近似的意见:“现在大家都强调"职业规划"教育的重要性,但很少有人警惕到这种教育的负面作用它过于强调"求职之术",强调某种技巧和短期实用能力,却往往可能因此而丢弃了"道"的传授,职业道德、职业操守或一些形而上的为人哲学可能会在"职业规划教育"中被忽略。”

(责任编辑:admin)